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8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急需,由钱学森先生提议我国惯性技术的奠基人林士谔先生创建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专业,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点,1988年获批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7年改称“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
现有教职工165人,专任教师144人,两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人,教授40名,博士生导师44名(含兼职6名),硕士生导师92人,副教授63名、讲师41名。拥有“先进惯性仪表与系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系统技术”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光电技术”蓝天创新团队、“新型成像探测技术与系统”蓝天创新团队等创新团队。
学院始终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在先进惯性器件与系统、精密光机电测试、航天器姿态测量与控制、先进传感技术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2006年以来先后主持获得11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其中,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主持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近五年来,年均科研经费2亿多元。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2项,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专项3项,国家和国防“973计划”项目3项。工程应用取得重要成果,学院主持研制的小型CMOS星敏感器、高精度光纤陀螺组件和磁悬浮力矩陀螺、动量轮等型号产品先后在多个卫星和武器型号上成功应用。其中,学院主持研制的五自由度主动控制磁悬浮惯性动量轮和高精度光纤陀螺组件2012年在我国新技术试验卫星“实践九号”上搭载试验成功,这是我国的磁悬浮飞轮型号产品首次上天试验。
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办的湖北教育唯一共享的即时公共信息平台。网站的创建旨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湖北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为广大教...
수강신청 트래픽 분산페이지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毛戈平形象设计艺术学校由毛戈平创办,是以彩妆培训为主导,集化妆培训、彩妆培训、化妆师培训、形象设计培训、影楼化妆造型培训、影视化妆造型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化妆培训学...
爱学术主要为你分享海量学术文献,包括各个行业期刊论文、参考资料、论文范文、专利等学术资源。
天津美术学院座落在海河之滨,其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198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