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拱卫省城福州,东邻福州市区、长乐市、罗源县,南接福清市、永泰县,西抵闽清县,北靠古田县,是全省离省会最近的一个县。现辖1个街道8镇6乡315个行政村(居),土地面积2136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含福州大学新校区师生近12万人)。独特的发展历史、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等条件赋予我县独特的发展优势。
一是同城优势:县城距离福州市中心仅20公里,闽江有100公里从中部流贯全境,全县有7个镇与市区接壤或隔江相望,洪塘、橘园洲、浦上、湾边、乌龙江等5座大桥把闽侯与福州城区连成一片,平原乡镇均可以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形成环市区30分钟交通圈,区位十分优越,能最大限度地接受福州市同城化发展带动.
二是人文优势:闽侯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创造了“昙石山史前文化”,被称为“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冶县至今,历为王都、省、郡、路、州、府驻地。特别是近现代人才辈出,有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报界先驱林白水、民主革命者林觉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二七”工运领袖林祥谦、天文学家张钰哲、化学家侯德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等,仅闽侯籍“两院”院士就达11名。福州大学新校区选址我县上街镇,已有12所高等院校入驻,聚集师生12万人,为我县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三是环境优势:闽侯县风景秀丽,境内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全省八大旅游品牌之首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及汉族地区重点寺院、“南方丛林第一”的雪峰寺等多处旅游胜地。闽侯县气候宜人,环境舒适,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国家二级水平,在福州各县市区中列中上水平,县境内闽江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闽侯县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境内水域面积1.23万公顷,水力资源蕴藏量达9.87万千瓦;林地面积15.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绿化率86%;已探明矿产有金、钨、钼等21种,闽江河沙蕴藏量达7462万立方米;南屿双龙、白沙汤院和荆溪光明等地是著名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地;县内盛产柑桔、荔枝、龙眼、橄榄四大名果,是“中国橄榄之乡”。
四是载体优势:闽侯县有较大的腹地,全县有213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区面积1064平方公里,已成为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依靠丰富的腹地资源,我县注重以园区建设带动工业发展,共规划工业区面积107.07平方公里,近年已初步形成了“两区三园”的工业发展格局,载体优势逐步显现。青口投资区属省级汽车工业园区,是省市重点打造的汽车生产基地,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以发展汽车为主,目前已有245家企业,2010年全区实现产值260亿元。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涵盖荆溪、甘蔗、竹岐、白沙等乡镇,规划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82家,已竣工59家,2010年全区产值突破40亿元。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上街镇,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现已入驻37家企业。福州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位于南屿镇,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引进兆元光电、海寰生物等22项项目。同时,规划建设3000亩鸿尾榜上和1300亩白沙南山洋乡镇工业区,形成省市县乡各级工业集中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绍兴市人民政府是绍兴市的行政管理机关。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
-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是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主要为你提供最新本地要闻、国务院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服务、互动交流等。
中国翻译协会成立于1982年,主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翻译行业的指导与管理,致力于提高翻译质量、改进翻译服务、促进翻译行业的发展。
广东建设信息网系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广东省建设信息中心承办的行业网站,是全省建设系统的核心工作网和专业信息网。
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专注于发布信息化工作、云服务平台、教育应用、数据服务等内容。